一、6•18引燃年中消费季,供需环境及结构持续优化,凸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发展动能 在统筹疫情常态化防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下,政府
一、6•18引燃年中消费季,供需环境及结构持续优化,凸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发展动能
在统筹疫情常态化防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下,政府、平台、商家促消费活动持续加码,6•18年中大促推动消费供需迈向新的动态平衡,为数字经济下新业态新经济模式搭建舞台。在国家对平台“二选一”等行为展开反垄断调查以及加强监管后,线上消费产业发展大环境进一步得到保障,平台加大了对商家服务力度,“6•18”期间(指6月1日到6月18日,下文同)各品牌、商家积极响应并参与大促营销活动,产品供给多元化特征持续显现,同时营销活动更“真诚”,消费市场积蓄新势能,体验消费、国潮消费、绿色消费、情感消费等加速“破圈”,凸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发展动能。
2021年“6•18”期间,我国消费市场整体保持活跃态势。据映潮大数据监测显示,全国网络零售额实现12,577.33亿元,在去年高增长基础上同比增长23.40%,零售规模进一步扩张。行业结构中,实物型网络零售额实现10,139.14亿元,服务型网络零售额实现2,438.19亿元。
全国2021年“6•18”期间网络零售数据
指标名称 | 指标体量(亿元) | 行业占比(%) |
网络零售额 | 12,577.33 | - |
实物型网络零售额 | 10,139.14 | 80.61 |
服务型网络零售额 | 2,438.19 | 19.39 |
二、内蒙古网络零售额实现59.64亿元,同比增长25.00%,增速高出全国1.60个百分点
2021年6•18年中大促各平台持续造势,京东、天猫等“电商元老”坐镇,重新定义“618”,“数智化”升级助推平台全渠道全面开花;拼多多、抖音、快手“后浪”奔腾,持续打造电商新业态,角逐新消费市场,整体电商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后疫情时代”消费者更注重高性价比与高品质,理性消费驱动下,2021年“6•18”期间内蒙古实现网络零售额59.64亿元,在全国排名第25位,同比增长25.00%,高出全国1.60个百分点。行业结构中,实物型网络零售额实现54.02亿元,服务型网络零售额实现5.62亿元。
分地市看,呼和浩特、赤峰、通辽表现优异,分别实现网络零售额23.41亿元、6.28亿元和6.04亿元,在内蒙古占比分别为39.25%、10.53%、10.13%。
内蒙古2021年“6•18”期间各地市网络零售额及其占比
“后疫情时代”消费者更注重高性价比与高品质,理性消费驱动下,2021年“6•18”期间内蒙古实现网络零售额59.64亿元,在全国排名第25位,同比增长25.00%,高出全国1.60个百分点。行业结构中,实物型网络零售额实现54.02亿元,服务型网络零售额实现5.62亿元。
分地市看,呼和浩特、赤峰、通辽表现优异,分别实现网络零售额23.41亿元、6.28亿元和6.04亿元,在内蒙古占比分别为39.25%、10.53%、10.13%。
内蒙古2021年“6•18”期间各地市网络零售额及其占比
地市名称 | 网络零售额(亿元) | 占比(%) |
呼和浩特 | 23.41 | 39.25 |
赤峰 | 6.28 | 10.53 |
通辽 | 6.04 | 10.13 |
鄂尔多斯 | 5.27 | 8.83 |
包头 | 4.19 | 7.02 |
巴彦淖尔 | 3.77 | 6.32 |
呼伦贝尔 | 2.69 | 4.50 |
锡林郭勒 | 2.27 | 3.81 |
乌兰察布 | 0.85 | 1.42 |
兴安盟 | 0.77 | 1.29 |
乌海 | 0.36 | 0.61 |
阿拉善 | 0.18 | 0.31 |
归口内蒙古 | 3.56 | 5.97 |
三、体验型消费助推实物商品网销新趋势,多元好货引发大众情感共振
消费升级带动线上消费同步转型,市场加速聚焦更深层次的购物体验,物流、售后等购物环节、体验式消费场景备受重视。为迎合这一消费趋势,“6•18”大促主题新增“热爱”“新生活”等连接大众情感的关键词,同时在往年折扣、满减等优惠基础上推出“健康购物”等新变化,例如天猫将预售时间提前至晚八点,以提升顾客消费体验,进一步激发网民购物热情。2021年“6•18”期间,健康养生、解压疗愈类饮食加速占据食品保健市场,无糖饮品线上畅销;手机数码类新品频发、降价促销释放消费者换机需求,同时懒人消费崛起、电竞行业发展、家电换新需求等带动相关3C数码产品热度持续攀升;颜值经济盛行下“悦己型”消费观念引发大众美妆消费热情,大量美妆护肤新品在大促期间集中发售,美容护理类商品网销表现良好;服装鞋包行业个性化需求涌现,“国潮”加速崛起,跨界联名、限量爆款等新潮好货引领风尚;此外,厨房用品、居家快消品、清洁日用品、家纺床上用品等引燃“当夏立囤”消费激情,“6•18”成为最佳年中囤货季。
内蒙古实物型网络零售额分行业看,食品保健、服装鞋包、家居用品分别实现网络零售额32.13亿元、9.51亿元、3.41亿元,排名前三位,行业占比分别为59.48%、17.60%、6.32%。
内蒙古2021年“6•18”期间实物型网络零售分行业数据
排名 | 实物型行业 | 网络零售额(亿元) | 行业占比(%) |
1 | 食品保健 | 32.13 | 59.48 |
2 | 服装鞋包 | 9.51 | 17.60 |
3 | 家居用品 | 3.41 | 6.32 |
4 | 3C数码 | 2.52 | 4.66 |
5 | 美容护理 | 1.81 | 3.35 |
6 | 家装家饰 | 1.12 | 2.07 |
7 | 玩乐收藏 | 0.92 | 1.71 |
8 | 运动户外 | 0.67 | 1.24 |
9 | 珠宝配饰 | 0.60 | 1.11 |
10 | 母婴用品 | 0.50 | 0.93 |
11 | 汽车配件 | 0.10 | 0.19 |
12 | 书籍音像 | 0.04 | 0.07 |
13 | 药品器械 | 0.02 | 0.04 |
14 | 其他行业 | 0.67 | 1.24 |
排名 | 热销品类 | 交易指数 |
1 | 牛奶乳品 | 434.65 |
2 | 肉制熟食 | 396.29 |
3 | 成人奶粉 | 366.31 |
4 | 牛肉 | 351.80 |
5 | 婴幼奶粉 | 340.92 |
6 | 饮料 | 322.55 |
7 | 羊肉 | 308.26 |
8 | 饼干蛋糕 | 307.79 |
9 | 糖果巧克力 | 301.90 |
10 | 调味酱 | 299.41 |
四、餐饮、旅游消费增长动能聚集,线上服务业态活力不减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6•18”恰逢端午小长假,各地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放松,全力维护疫情防控大局,携手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民俗节日叠加电商节庆激发居民消费热情,同时暑期将至,也带动服务型消费人气不断回升上行,服务业态与实物商品齐狂欢,有效释放消费潜力。2021年“6•18”期间,内蒙古服务型网络零售额实现5.62亿元,同比增长37.90%。从行业表现看,餐饮市场线上线下融合持续加深,夜间餐饮掀起消费热潮,烧烤、小龙虾、夏季饮品热力十足,在线餐饮网络零售额实现1.07亿元;同时“中短线”出游成主打,浓浓文化味儿助力国内旅游消费活力有序释放,避暑休闲、研学旅行、家庭度假等出游形式备受消费者热衷,在线旅游网络零售额实现2.87亿元。
内蒙古2021年“6•18”期间服务型网络零售主要行业数据
排名 | 服务型行业 | 网络零售额(亿元) | 行业占比(%) |
1 | 在线旅游 | 2.87 | 51.06 |
2 | 在线餐饮 | 1.07 | 19.08 |
3 | 生活服务 | 0.75 | 13.27 |
五、平台赋能内蒙古农村电商快速发展,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平台赋能农村电商、产业优化升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促进农村产业、消费快速发展。“6•18”期间各大电商平台加大县镇市场布局力度,拓展“线上+线下”联动范围,深入下沉市场,通过全产业链参与实现“全民狂欢”,线上平台、商家到线下企业、门店、农户多方受益,数字化助力农村产品上行渠道加速畅通,形成“助农民增收到促农村消费”的良性闭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6•18”期间,内蒙古农村实现网络零售额18.95亿元,同比增长62.91%。其中,农村实物型电商表现良好,特色实物商品上行持续活跃,带动内蒙古农村实物型网络零售额实现16.57亿元,同比增长66.00%,分行业看,食品保健、3C数码、家居用品分别实现网络零售额12.83亿元、1.38亿元、0.64亿元,占比分别为77.47%、8.34%、3.84%。
内蒙古农村2021年“6•18”期间实物型网络零售主要行业数据
排名 | 实物型行业 | 网络零售额(亿元) | 行业占比(%) |
1 | 食品保健 | 12.83 | 77.47 |
2 | 3C数码 | 1.38 | 8.34 |
3 | 家居用品 | 0.64 | 3.84 |
4 | 美容护理 | 0.52 | 3.15 |
5 | 珠宝配饰 | 0.31 | 1.88 |
六、源头好货上行渠道不断拓宽,农产品网络零售规模快速扩张,同比增速达17.27%
“6•18”期间多平台推出多元化助农方案,加速布局农产品电商,助力“源头好货”上行,例如苏宁设置原产地直卖日,拼多多百亿补贴加速向生鲜农货倾斜,抖音邀请主播走入原产地开播,在营销推广与市场需求双重助力下,内蒙古农特产品持续热销。2021年“6•18”期间,内蒙古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9.31亿元,同比增长17.27%。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中,畜禽、粮油、坚果分别实现4.44亿元、2.41亿元、1.50亿元,分别占比47.66%、25.91%、16.12%。同时,绿色有机概念引领“土味消费”潮流,牛肉、羊肉、小米等特色产品尤其受到消费者喜爱。
内蒙古2021年“6•18”期间农产品行业网络零售额
排名 | 农产品行业 | 网络零售额(亿元) | 行业占比(%) |
1 | 畜禽 | 4.44 | 47.66 |
2 | 粮油 | 2.41 | 25.91 |
3 | 坚果 | 1.50 | 16.12 |
4 | 水果 | 0.32 | 3.40 |
5 | 草药 | 0.20 | 2.19 |
6 | 花卉 | 0.14 | 1.48 |
7 | 蔬菜 | 0.14 | 1.46 |
8 | 茶饮 | 0.10 | 1.05 |
9 | 水产 | 0.0010 | 0.01 |
10 | 其他农产品 | 0.07 | 0.72 |
七、传统电商与直播组合玩出新花样,点燃夏日消费激情,内蒙古“6•18”直播交易额累计实现5.45亿元
直播、短视频平台参与6•18电商大战,玩出新花样,顺应消费下沉趋势,运用新兴营销方式在预热、造势、宣传等场景环节为用户带去导购式体验,提高供需两端间的互动性,点燃夏日消费激情。多地领导干部化身尝鲜官为本地特产代言,文艺体育界人士也陆续入局,担当“带货”主播、品牌大使出席助阵,将更多品质爆款、热门尖货推送给消费者。2021年“6•18”期间,内蒙古共开展直播1,104场,直播观看人次达1,264.95万,促进直播交易额累计实现5.45亿元。从直播热销品类来看,休闲零食、粮油调味、茶叶冲饮较受消费者关注,直播热度排名靠前。此外,国潮好物、源头好货、文创周边等品质商品亦备受青睐。
内蒙古2021年“6•18”期间优势直播热销品类
排名 | 热销品类名称 | 交易指数 |
1 | 休闲零食 | 115.46 |
2 | 粮油调味 | 114.78 |
3 | 茶叶冲饮 | 112.05 |
4 | 文具/耗材 | 108.80 |
5 | 营养保健 | 105.59 |
八、优势品牌与优势网商齐发力,带动内蒙古“6•18”战绩优异
2021年“6•18”期间“内蒙古造”优势品牌榜单序号 | 品牌名称 | 所属企业 | 主营行业 | 所属地市 | 交易指数 |
1 | 伊利 |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食品保健 | 呼和浩特 | 470.93 |
2 | 蒙牛 |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食品保健 | 呼和浩特 | 460.56 |
3 | 鄂尔多斯 | 内蒙古鄂尔多斯服装有限公司 | 服装鞋包 | 鄂尔多斯 | 391.43 |
4 | 三胖蛋 | 巴彦淖尔市三胖蛋食品有限公司 | 食品保健 | 巴彦淖尔 | 365.68 |
5 | 科尔沁 | 内蒙古科尔沁牛业股份有限公司 | 食品保健 | 通辽 | 364.42 |
6 | 小肥羊 | 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 | 食品保健 | 包头 | 336.15 |
7 | 斯琴妹子 | 内蒙古奚奴商贸有限公司 | 食品保健 | 呼和浩特 | 331.05 |
8 | 草原犇牛 | 内蒙古牛道客商贸有限公司 | 食品保健 | 呼和浩特 | 307.61 |
9 | 草原红太阳 | 内蒙古红太阳食品有限公司 | 食品保健 | 呼和浩特 | 304.81 |
10 | 蒙亮 | 内蒙古蒙亮民贸(集团)有限公司 | 食品保健 | 呼和浩特 | 290.70 |
序号 | 网商名称 | 主营行业 | 所属地市 | 交易指数 |
1 | 伊利旗舰店 | 食品保健 | 呼和浩特 | 258.36 |
2 | 特仑苏旗舰店 | 食品保健 | 呼和浩特 | 255.67 |
3 | 伊利牛奶官方旗舰店 | 食品保健 | 呼和浩特 | 253.62 |
4 | 蒙牛旗舰店 | 食品保健 | 呼和浩特 | 253.23 |
5 | 鄂尔多斯官方旗舰店 | 服装鞋包 | 鄂尔多斯 | 252.02 |
6 | 金领冠官方旗舰店 | 母婴用品 | 呼和浩特 | 251.00 |
7 | 科尔沁生鲜旗舰店 | 食品保健 | 通辽 | 249.13 |
8 | 蒙牛奶粉旗舰店 | 食品保健 | 呼和浩特 | 247.87 |
9 | 斯琴妹子旗舰店 | 食品保健 | 呼和浩特 | 245.37 |
10 | 草原红太阳旗舰店 | 食品保健 | 呼和浩特 | 243.54 |
监测标准解释说明
“6•18”期间:指2021年6月1日至6月18日。
数据来源:①公开采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全国3000余家电商平台公开数据进行监测、解析、分析;②数据对接,对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知名企业提供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解析;③全国5万余家电商综合服务站的运营数据及调研数据。
网络零售额:指企业及个人通过自建电商平台或依托第三方电商平台面向个人提供商品、服务产生的成交金额总和。
实物型网络零售:指企业及个人通过自建电商平台或依托第三方电商平台面向个人,针对实物商品进行电子商务交易,实物型一般都会产生物流和仓储等衍生服务,目前实物型包含14个行业:3C数码、服装鞋包、家居用品、家装家饰、玩乐收藏、珠宝配饰、母婴用品、美容护理、食品保健、运动户外、汽车配件、书籍音像、药品器械及其他行业。
服务型网络零售:指企业及个人通过自建电商平台或依托第三方电商平台面向个人,针对服务商品的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型一般不会产生物流、仓储等衍生服务,目前服务型包含7个行业:在线旅游、在线餐饮、休闲娱乐、生活服务、游戏话费、在线教育及其他服务。
农产品网络零售:指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通过自然生长或人工培育的未经过加工的初级产品或者经过初级加工的产品。其中,初级加工农产品指对初级农产品不涉及农产品内在成分改变的加工,即对收获的各种农新产品进行去籽、净化、分类、晒干、剥皮、沤软或大批包装以提供初级市场的服务活动。初加工农产品定义范围充分参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的通知》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农产品初加工有关范围的补充通知》等文件。关于农产品行业分类标准,在充分参考了农业部《农产品分类》的基础上,同时结合电子商务零售监测特点,将农产品划分为茶饮、草药、水果、粮油、畜禽、坚果、水产、花卉、蔬菜和其他十大类。
农村:根据民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区县设置标准文件,将具有更高非农人口以及非农产业占比、更高经济发展程度、下级行政单位以“街道/镇”为主的“市辖区”纳入城市范围(成为贫困县或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的市辖区除外);将农业及农业人口占比较大、经济发展程度较低、下级行政单位以“乡/镇”为主的其他县级行政单位划入农村范围。
注:
1.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本文除注明出处的数据外,其他数据全部来自于映潮大数据的监测数据,或通过监测数据进行数学建模推算得出的数据;
3.文中同比若未标注“疫情前(2019年)”,则都默认是与2020年“6•18”期间的数据对比。
“6•18”期间:指2021年6月1日至6月18日。
数据来源:①公开采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全国3000余家电商平台公开数据进行监测、解析、分析;②数据对接,对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知名企业提供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解析;③全国5万余家电商综合服务站的运营数据及调研数据。
网络零售额:指企业及个人通过自建电商平台或依托第三方电商平台面向个人提供商品、服务产生的成交金额总和。
实物型网络零售:指企业及个人通过自建电商平台或依托第三方电商平台面向个人,针对实物商品进行电子商务交易,实物型一般都会产生物流和仓储等衍生服务,目前实物型包含14个行业:3C数码、服装鞋包、家居用品、家装家饰、玩乐收藏、珠宝配饰、母婴用品、美容护理、食品保健、运动户外、汽车配件、书籍音像、药品器械及其他行业。
服务型网络零售:指企业及个人通过自建电商平台或依托第三方电商平台面向个人,针对服务商品的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型一般不会产生物流、仓储等衍生服务,目前服务型包含7个行业:在线旅游、在线餐饮、休闲娱乐、生活服务、游戏话费、在线教育及其他服务。
农产品网络零售:指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通过自然生长或人工培育的未经过加工的初级产品或者经过初级加工的产品。其中,初级加工农产品指对初级农产品不涉及农产品内在成分改变的加工,即对收获的各种农新产品进行去籽、净化、分类、晒干、剥皮、沤软或大批包装以提供初级市场的服务活动。初加工农产品定义范围充分参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的通知》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农产品初加工有关范围的补充通知》等文件。关于农产品行业分类标准,在充分参考了农业部《农产品分类》的基础上,同时结合电子商务零售监测特点,将农产品划分为茶饮、草药、水果、粮油、畜禽、坚果、水产、花卉、蔬菜和其他十大类。
农村:根据民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区县设置标准文件,将具有更高非农人口以及非农产业占比、更高经济发展程度、下级行政单位以“街道/镇”为主的“市辖区”纳入城市范围(成为贫困县或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的市辖区除外);将农业及农业人口占比较大、经济发展程度较低、下级行政单位以“乡/镇”为主的其他县级行政单位划入农村范围。
注:
1.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本文除注明出处的数据外,其他数据全部来自于映潮大数据的监测数据,或通过监测数据进行数学建模推算得出的数据;
3.文中同比若未标注“疫情前(2019年)”,则都默认是与2020年“6•18”期间的数据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