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零碳生物脱氮技术及成套装备
发布日期:2023-03-15 浏览量:1
字号:大 中 小
【项目介绍】
1. 痛点问题
我国现有污水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一方面,由于部分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源不足,往往投加大量外部碳源;另一方面,通过消耗大量经内回流带入缺氧区的溶解氧,以提高反硝化速率,弥补反硝化时间和反硝化菌群数量的不足。可知传统脱氮工艺受限于碳源供给,无法在低C/N条件下发挥出其优势。同时,我国对氮的控制标准日趋严格,滇池流域已提出TN=5mg/L、TP=0.05mg/L的“双5”标准。传统的后置反硝化深床滤池,对外部碳源投加的强烈依赖,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还导致污泥产量明显增加,而且还会带来排水中COD浓度超标的风险。
2. 解决方案
本项目提供一种基于复合功能性生物载体驱动反硝化反应的污水异养自养耦合脱氮技术及成套装备,无需外部碳源投加,通过充分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载体中的电子供体,在相应条件下完成废水中的氮的去除,硝态氮浓度可降低至1.0mg/L以内。
3. 竞争优势分析
低碳/零碳生物脱氮主要优势有:
(1)大幅减少碳源投加和污泥产率,较常规异养反硝化深度脱氮技术运行成本降低40%以上;
(2)耦合异养自养两种脱氮技术,有效提升系统脱氮效率,硝态氮去除率达到95%以上;
(3) 实现“脱氮减碳”的双重目标。
4. 市场应用前景
低碳/零碳生物脱氮技术是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生物脱氮技术,适用于光伏行业、集成电路行业、线路板行业的含氮废水处理以及生化尾水、地下水等低浓度含氮废水深度处理,为污水深度脱氮提供了经济、高效的技术途径,具有广阔的前景及应用推广价值,推进污水处理行业低碳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5. 发展规划
(1)现已开发出颗粒复合微生物固定化载体与硫基自养反硝化脱氮填料,已经开展中试规模应用示范,取得了很好的处理效果,后期根据废水水质特性及处理要求,满足个性化需求,开发出系列化的复合多功能性生物载体与填料,建立一定规模的生物载体/填料的工业化生产线。
(2)开展低碳/零碳生物脱氮技术在生化尾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形成无外加碳源尾水提标设备/工艺包。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领域内,在不改动原有工艺,增加深度处理工艺,开展一定规模的工程应用示范。
(3)开发出适用于小水量的零碳/低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并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项目中。
6. 知识产权
序号 名称 编号 一 授权专利 1 一种硅行业废水脱氮除氟及回用的处理方法 ZL201810151247.1 2 一种含氟含硝态氮工业废水的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ZL201810151249.0 3 一种反硝化脱氮细菌复合填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ZL201910522308.5 4 一种快速低成本的反硝化脱氮处理装置及方法 ZL201910524431.0 5 一种反硝化碳源的制备方法 ZL201910541956.5 6 一种用于反硝化的复合碳源、制备方法及应用 ZL201910541662.2 7 一种用于低氮氟废水脱氮除氟协同处理方法 ZL202011244310.X 8 一种树脂与反硝化同位脱氮方法 ZL201911412607.X 9 一种耦合硫离子除铜和脱氮的铜氨络废水处理方法 ZL202111074500.6 10 一种提高光伏、电子行业废水生化效率的方法 ZL201811557451.X 11 一种反硝化流化床脱氮处理反应器 ZL201921566296.8 12 一种方便清理的反硝化脱氮填料架 ZL201922341989.3 二 企业标准 1 反硝化脱氮一体化装置 Q/3201 NDHB 018-2022